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学习困难需要看心理门诊吗?情绪调节、压力管理小妙招一学就会
首页> 热点荟萃 > 正文

学习困难需要看心理门诊吗?情绪调节、压力管理小妙招一学就会

来源:工人日报2025-02-24 07:22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2025-2027年确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推动拓展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对重点人群有针对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提出,今年“每个城市至少有一家医院提供心理门诊、睡眠门诊服务;推进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的应用;全国举办超过5000场次国家和省市级专家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2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科普知识有关情况。

  学生回归校园心理产生不适应如何缓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崔永华:开学在即,很多孩子还沉浸在享受寒假的“小尾巴”中。经过愉快的寒假,我们的大脑已经适应了自由、放松、生活欠规律、低压力的状态,所以面对即将到来的规则化的校园生活时,我们从生理层面,大脑负责调控情绪的前额叶皮层需要重新适应。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给大家提供一些小妙招。首先,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有情绪是很正常的,可以通过心理减压和调整情绪,比如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如适当运动或者放松训练等。

  其次,我们要提前调整作息时间,保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一般可以提前一周或者三到五天,按照学校的时间表来安排自己起床和睡觉的时间,这样可以让身体逐渐适应新的作息时间,来减少开学之后的疲劳感。

  还可以根据新学期的课程安排,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比如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就是主动社交。开学之后可以主动和同学进行交流,分享自己假期的一些趣事或者讨论新学期的学习计划。要积极参加班级的活动,像班会、小组讨论,或者是一些集体活动。

  孩子什么情况需要到学习困难门诊就诊?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主任医师吴仁容:儿童青少年的学习困难和厌学拒学可能与发展性问题有关,也可能是精神心理问题。发展性问题,包括青春期的情绪波动,短期的学习动力不足导致的学习困难,很多时候可以通过优化家庭氛围、改善学习环境等方式得到缓解,也建议家长用轻松的对话代替催促唠叨埋怨,营造宽松包容的家庭氛围,与孩子共同商定学习计划,激发他内在的学习动力。同时要合理安排业余活动。

  还有一类是精神心理问题导致的,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或情绪障碍等引起的学习困难,如果孩子长期表现出学习困难、旷课逃学,甚至因此休学的,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就医,由专业医师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精神心理问题。

  在此,我们呼吁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既要警惕潜在的精神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应将儿童青少年的发展性问题过度医学化。

  如何做好长假后的自我调节?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乔颖:我们的情感反应以及压力的感受,其实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也是我们在应对环境变化过程当中每个人正常的心理机制,所以我们一直在呼吁,人民群众对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度地去解读,也不需要做一些过分的看法和调整。

  同时我们也提醒,如果这样一些体验和感受的的确确对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的节奏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也就是说它对我们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这个时候我们是需要进行调整的。对于长假过后,绝大部分的人从一个比较休闲的状态,一下子进入到了比较忙碌的节奏,很多人的身体和心理会出现压力的反应,这是正常的现象,如何平稳度过这个阶段,以下几个小小的妙招也介绍给大家。

  第一,要调整作息,尽可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尽快恢复体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充足的睡眠,定时睡觉,按时起床。而且,建议大家每晚的睡眠尽可能保持在7-8个小时,这是很好的一个调整方法。

  第二,节后需要对自己的胃肠做减压,我们要注意三餐定时进餐,而且还要荤素搭配,注意营养均衡,每天保持充足水量的摄入。在调整过程中,运动的加入也是非常推荐的。我们推荐的比较好的运动包括快走、骑单车上班,也可以开展跑步、跳操、跳绳或者是竞技类的球类比赛。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计划,根据工作任务的重要性、轻重缓急,可以列一个清单,每完成一项工作,我们要对自己进行鼓励、进行犒赏,这样的话给到我们一个继续往前走的动力。

  情绪调节、压力管理小妙招

  乔颖:首先,建议大家学会看到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很多人会发现,自己在工作当中经常会有愤怒、焦虑或者会出现其他的所谓不良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会控制它,说我要控制我的情绪,专家给大家的建议是尽可能去体验你的这些情绪,所有的情绪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好坏之分。

  曾经我接诊了一个来访者,他告诉我,在工作当中他的脾气很大,经常发火,导致他的人际关系比较紧张,而且这样一个状态还影响到了他的工作效率,非常的不顺畅,他想控制他的情绪,但是很难。他来就诊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你每次发火之前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问自己“我怎么了”,第二,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发火”,第三,问自己“我的需求到底是什么”。这三个问题主要对标的是我们情绪的:第一个,我发生了什么情绪?第二个,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绪?第三个,我情绪背后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去多多练习这样的一些好方法,当然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经过练习,我们会很好地去掌握它。

  第二个方法,我们建议大家做一些放松性的训练,呼吸就是一个很好的放松性的训练。我们可以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用鼻子慢慢地吸气,用嘴巴慢慢地吐气,这时候去感受腹部的收缩,感受全身肌肉的放松。给大家一个提示,当我们在做呼吸训练的时候,需要持之以恒,同时每一次在做的时候尽可能保持我们的呼吸均匀深沉缓慢,坚持几分钟,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三个方法,建议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情绪。比如,绘画就是一个很好的表达情绪的方式,在绘画过程中,我们通过色彩、通过笔触、通过线条,能够把自己内在的情绪很好的表达出来。

  晚上睡不着、白天起不来,睡眠浅、容易醒怎么办?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黄薛冰:节假日之后睡眠紊乱和节假日期间生活起居不规律,与打乱了大脑“生物钟”是有关系的。生物钟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在身体当中像是红绿灯一样,调节我们的行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听这个生物钟的指挥,睡眠节律就会出现问题,出现睡眠紊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三个关键词推荐给大家。第一个关键词是规律。需要大概一周左右,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固定的时间起床,重新树立生物钟的功能状态。

  第二个关键词是收心。晚上所有的生物都已经进入了休息的状态,所以到了晚上,我们要尽量避免一些剧烈的活动,比如跑步、体育锻炼,不要在睡前进行,这会让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影响入眠。其次也不要在睡前做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脑力活动,同样会让大脑皮层兴奋,不容易放松下来。还有一点提醒大家,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睡前玩手机,通过玩手机不知不觉睡着了。但是要注意到手机有蓝光,蓝光其实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是帮助睡觉的天然物质,所以要尽量避免这些影响睡觉的活动。

  第三个关键词是自然。因为一说要收心,可能有的朋友在睡前早早到床上躺着,等着自己睡觉,这不叫收心,叫过度紧张了。要去保持自然,可能今天睡得好一点,明天可能梦做得多一点,这都是可以接受的,当我们自然而然的到了晚上,把自己交给黑夜,把我们的身体交给床,很多时候睡眠就会自动的自我调节。(记者 姬薇)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有哪些好处?

  • 非法减肥药中有这些“隐形杀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