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其中,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往往已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治疗难度较大。
据了解,传统的放化疗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疗效常常不尽如人意,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仅半年左右,亟需新的治疗手段。日前,由翰森制药自主研发的I类新药甲磺酸阿美替尼片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于含铂根治性放化疗后未出现疾病进展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Ⅲ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L858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为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指出,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对于Ⅲ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常采用根治性放化疗序贯免疫巩固治疗的标准治疗模式,然而,对于携带EGFR敏感突变的患者来说,现有的治疗手段带来的获益极为有限,患者亟待更精准、更有效的创新治疗手段。此次该药的获批,是基于一项名为POLESTAR的研究结果。由于研究中展示出优异的疗效和安全性表现,阿美替尼获批的新适应症有望进入临床指南,进而推动III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精准治疗发展。不仅如此,该研究立足中国患者,研究中的入组人群全部来自中国,在临床应用中更贴合中国患者的临床需求,对临床治疗也更具指导价值。
据悉,作为我国首个原研第三代 EGFR靶向治疗药物,自2020年获批上市以来,阿美替尼已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此次新适应症的获批,预示着其在非小细胞肺癌领域从一线、二线治疗,进一步拓展至局部晚期治疗,实现了治疗阶段的全线覆盖。(范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