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年4月10日至12日,第二十五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和国际视光学学术会议(COOC2025)在上海开幕。作为全球眼视光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峰会之一,COOC汇聚了知名眼科专家学者、青年骨干,以专题演讲、高峰论坛等多种形式,展示国内外重大前沿的眼科学和视觉科学临床新进展,共同探讨眼健康前沿技术与临床转化成果。moody露士清(母公司:未目科技)重磅发布市面上首款联合离焦理论及对比度理论的软性亲水接触镜——“双晰控”近视防控软镜,通过材料、光学设计等多维度的突破,推动近视防控从“单一干预”迈向“精准化、科学化、长效化”的新阶段,推动近视防控领域的科研和临床实践迈向新的高度。
行业痛点定义技术高度,权威专家共话前沿方向
moody露士清“双晰控”近视防控软镜全球首发暨专家分享会于4月10日举办。本次分享会汇聚顶尖眼视光专家,包括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陈晓琴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杜显丽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洪佳旭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黄佳男博士、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姜珺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晋秀明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陇黔教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史宝玉医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吴戈主任、陕西省眼科医院暨西安市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叶璐教授、中南大学爱尔眼科研究院杨智宽教授等[[1]]多位眼视光领域的专家,围绕近视防控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探讨近视防控的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方法。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姜珺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杜显丽教授、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陈晓琴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吴戈主任、陕西省眼科医院暨西安市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叶璐教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史宝玉医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黄佳男博士分享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陇黔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近视防控已成为国家公共卫生重点任务。《‘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需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研发与转化,积极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开展。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仍超50%,且高度近视相关的眼底病变风险不容忽视。如何在保障有效防控的同时,提升长期配戴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是全行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研究院杨智宽教授则在发言中表示:“目前,部分单环离焦产品在视觉质量、对比敏感度和适应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多焦软镜有望在未来的近视防控工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成为行业内又一重要发展方向。2021年,美国市场上近视控制类接触镜中,多焦软镜的占比已达到72%,反映出其在干预效果与使用体验间取得的平衡越来越被认可。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必须在确保近视防控效果的同时,优化视觉信号处理机制,以提升长期配戴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令人欣慰的是,此次分享会上看到企业开始探索多维度优化策略,结合离焦理论与视网膜对比度调控机制,在优化视觉信号传递的同时,改善配戴者的适应体验,为行业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创新实践不仅推动了技术进步,也为近视防控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望为青少年群体带来更科学、精准的近视管理方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陇黔教授、中南大学爱尔眼科研究院杨智宽教授致辞
“双晰控”近视防控软镜全新发布,重塑行业技术标准与应用体系
作为市面上首款联合离焦理论及对比度理论的软性亲水接触镜,moody露士清“双晰控”近视防控软镜的正式发布备受瞩目,其首创性地融合了“离焦理论”与“对比度理论”两大理论,在离焦光学干预的基础上融入视网膜对比度调控机制,不仅为行业提供了更科学的理论支撑,还在光学设计、材料创新等多个维度实现了升级,推动近视防控实现整合性技术突破。
材料革新是健康性升级的关键突破。软镜舒适性一直是长期配戴者关注的问题,传统镜片因泪膜稳定性较低,长期配戴后增加眼部干涩感,影响视觉质量和防控效果。moody露士清“双晰控”软镜采用Hydralink第二代泪液稳定技术,不仅延续了第一代技术在泪膜稳定性方面的突破,使泪液循环能力增强18%,临床干涩感评价降低39%[[2]],优化镜片表面亲水性23%,保湿性提升14%[[3]],大大降低了配戴后的干涩感。还在此基础上升级New Hydralink第二代泪液稳定技术,采用超薄中心厚度设计,相比上一代薄40%,进一步提升透氧量40%[[4]]。这一升级让长期配戴者在享受防控效果的同时,也能获得更舒适、健康的用眼体验。
光学设计实现精准防控与视觉质量的动态平衡。部分传统离焦镜片可能因周边视区的光学干扰,导致配戴者初期出现影像模糊、对比敏感度下降等适应性问题,这使得如何在优化眼轴管理的同时确保视觉质量稳定,成为行业长期面临的技术挑战。moody露士清创新性采用多环梯度性离焦+微型点阵设计,双重防控突破传统离焦理论的技术局限,减少视觉干扰,保证视觉质量和戴镜舒适度。相比一代产品的单环离焦设计,升级的多环梯度性离焦设计可以稳步提升梯度性离焦,控制眼轴增长。微型点阵设计集成数千个微点,点阵密度达28%[[5]],降低视网膜对比度,轻柔地降低近距离视物对视网膜造成的刺激,从光学原理上进一步延缓近视的发展。此外,为进一步优化配戴者的视觉适应性,采用3.0mm大光学区设计,有效减少视野遮挡,提高日常配戴的舒适度和依从性。
科学数据定义长效防控价值。moody露士清与天津市眼科医院联合开展了《评价近视防控软性接触镜对延缓近视进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评估了镜片在延缓眼轴增长、优化视觉质量等方面的表现,以数据验证了“双晰控”软镜在防控有效性、视觉质量及舒适度上的实际应用价值。实验结果显示,受试者在戴镜2小时内,脉络膜增厚最高8μm,表明其具备长期近视控制潜力。此外,80%以上的配戴者戴镜1小时后反馈已适应镜片[[6]],且舒适度反馈良好。
学研产用一体化攻坚,共筑近视防控新生态
在本次分享会上,干眼症作为接触镜配戴中的常见并发问题也引发了关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晋秀明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在推动青少年近视科学管理的过程中,干眼症正成为不容忽视的挑战。相较于普通眼镜配戴者,隐形眼镜人群在泪膜稳定性方面更容易出现波动,干眼症状的发生率也显著提升,这在青少年配戴者中表现尤为突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在于镜片与眼表环境的交互影响,比如泪膜变薄、蒸发速率上升、微生态失衡等。基于此,在选择近视防控产品时,除了关注其光学干预效果,我们也更需要评估其对泪膜稳态的支持性及长效维持眼部抗氧化环境的能力。”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洪佳旭教授也提到:“从近年来的门诊趋势来看,干眼症在青少年近视人群中的出现频率呈上升趋势。这种背景下,如果仅从单一的光学防控效果出发,忽略了长期配戴的眼表健康,很可能会影响整体防控依从性。在本次分享会上,我们也观察到已有企业着重将眼表健康纳入产品研发维度,通过在泪液循环、镜片亲水性、透氧性、干眼干预效果等方面做出优化尝试,探索更均衡的解决方案,为行业产研创新提供了更多可参考的方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晋秀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洪佳旭教授致辞
moody露士清始终坚持科学研究驱动产品创新,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推动近视防控领域向更科学、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未目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慈然在发布会上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加大在近视防控领域的研发投入,加速新一代高透氧、长效舒适软镜材料的产业化落地,从理论创新到材料突破,moody露士清致力于学研产一体化,推动行业向更高标准迈进。
研发技术的创新是moody露士清产品迭代的重要基础,多项前沿技术的转化应用正在持续推进,探索如何在提升光学干预效果的同时,兼顾眼部健康和配戴舒适性。活动现场,未目科技研发负责人施凌豪分享了品牌在干眼舒适性和透氧性能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等科研机构联合推进Oxi-free延缓干眼技术开发,Oxi-free技术可降低眼表氧化应激反应72%,降低炎症因子表达82%,有效减少戴镜后干眼症状,泪膜破裂时间提升2.5倍[[7]]。目前Oxi-free创新软镜材质正处于多中心临床试验阶段,未来有望进一步优化镜片的保湿性能,通过靶向抗氧化打破“氧化应激-炎症”的干眼恶性循环,为干眼症患者提供更长效的缓解方案。同时,基于AirWeb超高透氧硅水凝胶材料的研究也在持续推进中,其透氧量高达150DK/t +,能有效降低戴镜后结膜血管密度,减少戴镜新生红血丝85.3%[[8]]。
同时moody露士清也注重学术网络和医学联络职能的搭建,持续深化与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合作,围绕近视光学干预、视觉适应机制和材料升级等方向,与临床专家持续探索更优化的防控策略,共同制定近视防控的科学路径。在COOC 2025大会现场,moody露士清携全新“双晰控”二代软镜及多款产品亮相展台,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史宝玉医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牛燕主任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钰教授三位专家围绕行业热点展开研讨,结合临床信息对产品的光学原理和应用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学术研讨为近视防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临床实践经验,也进一步推动了相关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
除了研发和学术,在生产制造方面,未目科技投资建设了亚洲先进的隐形眼镜工厂爱睿思。爱睿思通过全流程AOI自动光学检测与高精度磁悬浮运输系统,以智能化、自动化的制造体系,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也进一步优化了产品质量管理,实现更高精度和稳定性的镜片生产。这种升级为行业制造标准的提升提供了新思路,也推动了隐形眼镜生产模式向更精密、更高效的方向演进。
“‘双晰控’近视防控软镜的发布不是终点,而是近视防控标准升级的起点。”moody露士清品牌总经理邵永青在闭幕致辞中表示,“近视防控不仅关乎个体健康,更是社会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moody露士清始终坚持以科学研究驱动技术创新,携手顶尖医疗机构,共同探索精准防控路径,以守护亿万青少年眼健康为使命,推动近视防控迈向精准化、科学化、长效化的新纪元。”
[[1]] 顺序不分先后,按姓氏首字母排列;
[[2]] 基于2023年-2024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与moody露士清的《OCT技术探索正常人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后的主观舒适度与镜片设计和眼表形态间的关联研究》横向研究数据;
[[3]] 基于2023年-2024年清华大学与moody露士清的《隐形眼镜理化性能表征》横向研究数据;
[[4]] 基于研发中产品参数:第一代中心厚度0.10mm,第二代中心厚度0.06mm,减薄40%;第一代透氧量17hPa,第二代透氧量23.8hPa,透氧量提升40%,实际以产品注册证为准;
[[5]] 微点点阵密度为设计理念,实际情况以最终结果为准;
[[6]] 基于2025年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实施的临床试验《评价近视防控软性接触镜对延缓近视进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结果;
[[7]] 基于2024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与moody露士清的《评估FRISK的的干眼干预效果》横向研究数据;
[[8]] 基于2024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与moody露士清的《基于功能性裂隙灯探索正常人软性角膜接触镜设计参数与结膜微循环网络和主观舒适度的关联研究》横向研究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