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价格实惠、分量实在,还有开盲盒般的惊喜体验……近期,“剩菜盲盒”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商家将临期食品或当日未售出的食品以随机的方式,打包成“盲盒”后打折销售,省钱、有趣、环保的特质,让“剩菜盲盒”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消费新风尚。
“剩菜盲盒”这一融合了盲盒趣味与环保理念的消费方式,不仅能减少食品浪费,还能传递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观念,展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和积极价值。尽管好处不少,但“剩菜盲盒”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却不容忽视。受盲盒自身特性限制,消费者无法提前获知食品的具体信息,如生产日期、储存条件等。部分商家可能存在以次充好、超期销售等不良行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剩菜盲盒”,难以确保食品安全无忧,稍有不慎便可能“踩雷”。
“剩菜盲盒”作为食品,首要任务在于让消费者“吃得好”“吃得安全”。商家销售“剩菜盲盒”,须解决好食品安全和质量问题,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操作,并在盲盒上清晰标明食品种类、成分、保质期等关键信息,履行告知义务,做好售后服务。行业协会应推动商家实现自我约束与规范。对违规行为和食品安全事故,应加大处罚力度,形成强有力的威慑效应。强化监督管理也至关重要,监管部门应制定明确的食品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剩菜来源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并对供应链进行有效监控和追溯。
同时,通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与重视程度,引导消费者了解“剩菜盲盒”可能存在的危害,倡导理性消费。消费者应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或品牌购买产品,降低买到不合格食品的风险;购买“剩菜盲盒”后要仔细查看食品标签,了解食品成分、保质期等,并尽快食用完毕,确保食品新鲜度和安全性。(贺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