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如何辨别和防范“食脑虫”感染
首页> 热点荟萃 > 正文

如何辨别和防范“食脑虫”感染

来源:人民日报2025-09-08 07:58

  暑期,不少家庭选择前往户外戏水游玩。近期出现了几起儿童玩水感染“食脑虫”的病例。什么是“食脑虫”?“食脑虫”会带来哪些危害?预防“食脑虫”感染有哪些有效措施?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感染科行政副主任胡越凯。

  胡越凯介绍,大家常说的“食脑虫”属于“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多生于潮湿的土壤和淡水中,包括福氏耐格里属阿米巴原虫、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虫和棘阿米巴原虫。人群感染后,易引发鼻炎、角膜炎、脑膜脑炎、脑炎等。特别是原虫进脑后,人体会出现高热、头疼、恶心、呕吐、脖子僵硬、癫痫、昏迷等症状,且死亡率极高,因而被称为“食脑虫”。

  ““食脑虫”在25摄氏度到42摄氏度的水体里更加活跃。暑期大家更多前往户外戏水,因此会偶发“食脑虫”感染的病例。”胡越凯介绍,在溪、湖、池塘等天然淡水水域,未经消毒处理的泳池、水上乐园、喷泉池以及潮湿土壤内,都可能存在“食脑虫”。不过,大家也不必恐慌。胡越凯介绍,从发生概率的角度讲,“食脑虫”感染属于罕见疾病。

  做好有效防范措施,就可以避免感染。“食脑虫”大多通过鼻腔进入大脑,还有少数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身体。胡越凯提醒,尽量避免前往野外湖泊等天然水域戏水、游泳,尤其注意避免呛水,可以佩戴鼻夹等防止水进入鼻腔。此外,接触泥土、污水后要及时洗手,如有清洁鼻腔的习惯,必须用煮沸冷却后的水冲洗。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在佩戴时也要注意手部清洁。

  ““食脑虫”感染早期易出现鼻炎、角膜炎等症状,如果出现不适,尤其是出现高热、头痛等症状要尽快就医,并如实告知医生过去是否有接触土壤、水体等的经历。”胡越凯说。(记者施钰)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育儿补贴尚未到账,母婴用品已“涨声响起”?

  • 记者调查医生“科普”外衣下的带货生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