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卢沟桥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启“健康就在家门口”新模式
首页> > 正文

卢沟桥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启“健康就在家门口”新模式

来源:光明网2025-10-24 18:51

卢沟桥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启“健康就在家门口”新模式

  “家门口的医院,医生像亲人一样,省时又省心。”家住北京丰台卢沟桥街道的刘阿姨一边量着血压,一边笑着说道。就在她身旁,是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医生,正轻声询问着她的用药情况和身体反应。这一幕,发生在卢沟桥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个正在悄然改变居民生活方式的地方。

  这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看病去医院”,而是开启了“健康就在家门口”的新模式。而这背后,正是一套正在实践中的“家庭医生健康管理中心”新模式,它由北京通用航天医院牵头,与社区携手构建,描绘出一幅“让三级医院下沉”的现代健康图景。

  从一间毛坯房到“家门口的医院”:一场空间与理念的变革

  谁能想到,如今宽敞明亮、功能齐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年前还只是一处待改造的毛坯房。为了让居民在熟悉的街道上就能拥有优质医疗服务,北京通用航天医院承建了这所丰台区卢沟桥街道空白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此卢沟桥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诞生。

  设计图纸日夜修改、施工方案反复推敲,从电线的布置到隔音材料的选用,从消防安全到残疾人通道,每一项标准都追求严谨乃至苛刻。在医疗资质的申请过程中,工作人员更是通宵达旦地准备材料、核对数据。为了让居民“少跑一公里”,建设者们却“多跑了千百遍”。

  如今,这里已华丽转身为一家功能完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通过医保资质审批,更与北京通用航天医院建立紧密合作,真正实现三级医疗资源向基层社区的延伸。

  专家下沉,科室齐全:打造“真正能看病”的社区医院

  “想不到在家门口能挂上三级医院专家的号!”社区居民张先生感叹道。自与北京通用航天医院实现资源共享后,中心实现了包括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老年医学科、肾内科、内分泌科、儿科、骨科、普通外科、儿科、妇科、疼痛科等多学科的专家定期坐诊。

  这意味着,无需舟车劳顿、早起挂号,居民就能在家附近见到三级医院的医生,享受同等质量的服务。

  中心还配备了全科、内科、外科、儿科、中医科、口腔科等门诊,设有放射科(含DR与CT)、检验科、彩超室、心电图室等辅助检查室。无论是慢性病管理、急性病诊疗,还是基础检查、康复指导,几乎都能在这里“一站式解决”。

  而最令居民心动的,是医保待遇的同步落地。刷卡、报销、结算流程高效便捷,真正做到了“费用少、效率高、体验好”。

  家庭医生不是“签约而已”,而是“健康生活的陪伴者”

  签一张“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不只是多了一个联系人,而是多了一支为您服务的专业健康团队。卢沟桥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家庭医生健康管理中心”的创新模式,让居民不仅能“找医生”,更能“拥有医生”。

  “我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家庭医生团队每月都会上门来帮我测血糖血压,连我平时吃饭都帮我出建议。”社区居民王大爷说。他的家庭医生团队里,不仅有一名全科医生,还有护士、康复师和营养师,多对一的服务让他感到“像有人一直在身边守着一样安心”。

  不仅是慢病管理,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精神障碍患者、慢性病复诊人群,团队成员还会定期上门随访。每一次探访,都是一次心灵的守望。

  数据说话:家庭医生的改变正在显现

  据统计,自“家庭医生健康管理中心”运行以来,居民首诊在社区的比例提升了30%以上。中心每年开展40余场义诊服务、20余场健康讲座、为辖区60岁以上老人及6700多名中小学生提供疫苗接种服务,在守护居民健康方面真正做到了“走在前、沉得下、守得住”。

  “以前大家有点头疼脑热都去大医院排队,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先找我们家庭医生看看,必要时再转诊。”中心负责人介绍道。

  在这里,健康不仅仅意味着“治病”,而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发病才就医”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健康理念正在社区居民之间悄然传播。

  联合协作,激活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社区医疗不是孤军作战。为了把服务触角延伸到更多人群,中心与辖区内的养老院、学校、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机制。

  为老年群体定期提供体检与健康评估;为学生群体组织健康教育课堂、视力筛查等活动;为企业员工提供心理咨询、职业病预防、营养讲座……中心真正成为居民日常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得益于医联体建设,中心还实现了与上级医院的信息联通、资源共用、双向转诊。疑难病例可由上级医院专家远程会诊,治疗结束后又能回归社区进行康复随访,“小病不出社区、大病看得上、康复跟得上”不再是口号,而是正在落地生根的现实。

  从“看得见”到“更信赖”,走向健康社区新未来

  面向未来,卢沟桥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仍在不断探索与升级。更多先进设备即将投入使用,更多特色诊疗服务即将上线,更多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即将落地。

  “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一家大的社区医院,而是成为一个值得居民依赖的健康管家。”中心党支部书记表示,未来将围绕“人文关怀+智能服务+精准医疗”的方向继续前行。

  从一张签约协议、一台血压仪,到一支专业的医生团队、一套全流程的服务机制,北京通用航天医院牵头打造的这套“家庭医生健康管理中心”模式,为推动分级诊疗、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生动样本。

  在这个节奏飞快的城市里,有这样一所中心,不喧哗,却一直用行动守护着居民的健康。

  它不在繁华地段,也没有醒目的广告牌,但它用一声问候、一句提醒、一次上门、一份陪伴,让人们在最需要的时候,不再彷徨和等待。

  它,就是卢沟桥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个将三级医院“搬”到您家门口的真实故事,也是正在被越来越多社区复制的健康服务新样板。(王沈童)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多些"银发视角",提升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的幸福感

  • “防噎神器”能否代替海姆立克急救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