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德技并修 育人为本:江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实践育人体系的创新探索
首页> > 正文

德技并修 育人为本:江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实践育人体系的创新探索

来源:光明网2025-10-30 13:14

  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优化的新时代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江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服务卫生健康需求为导向,创新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教学平台-教学模式-实践特色-评价机制”实践育人体系。该体系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无缝衔接,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的有机融合,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实践路径。

  一、构建全程贯通实践教学体系

  护理学院创新性地建立了贯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三早”育人目标——早接触护理、早接触临床、早接触社会。该体系突破传统阶段性实践模式,将实践教学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

  在体系设计上,采用“认知-基础-专业-综合”四阶段递进式培养路径。入学初期开展专业认知实践,通过医院参观、护理前辈讲座等活动培养专业认同;低年级侧重基础技能训练,设置护理学基础实训课程;中年级强化专业能力培养,安排临床科室轮转见习;高年级注重综合实践,开展为期一年的临床实习。这种螺旋式上升的培养路径,确保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持续提升。实践环节设置方面,构建了“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块,包括课堂实训、模拟教学、社区实践、临床见习、毕业实习和第二课堂活动。各模块相互衔接、循序渐进,形成完整的实践能力培养链条。特别是在第二课堂设计中,将专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等项目纳入实践学分,拓展了实践育人空间。为保障实践教学效果,建立了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各环节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和考核标准。这些制度保障确保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运行。

  二、打造多元协同实践教学平台

  护理学院创新构建了“核心示范-主体支撑-基础保障-延伸补充”四维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网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平台支撑。

  在平台网络架构方面,学院形成了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立体化布局。第一层次以直属附属医院作为核心示范,重点发挥其在教学改革、师资培养、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引领作用。第二层次依托教学医院构成主体支撑网络,承担主要的临床理论教学和见习任务。第三层次联合实习医院提供基础保障,每年接收学生开展毕业实习。第四层次拓展社区、敬老院作为延伸补充,重点强化学生基层护理服务能力培养。在运行机制创新方面,建立了“四协同”管理模式:教学标准协同制定,确保各基地教学同质化;师资队伍协同建设,实行院校双导师制;教学资源协同开发,共享案例库和教学视频,共建共享多个典型案例的教学案例库,制作多部操作示范视频;质量评价协同实施,统一考核标准和流程。在质量保障方面,学院建立了常态化交流机制,经常性举办实践教学研讨会,组织基地带教老师开展集体备课、示范教学等活动,不断提升基地教学水平。

  三、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

  护理学院立足专业特色,通过系统构建“学校-临床-虚拟”三维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有机融合。

  在学校实训方面,学院实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同步推进的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练习-反馈”四步教学法:教师首先系统讲解操作要点,随后进行标准化示范,学生分组练习时教师全程指导,最后通过视频回放开展针对性反馈。在临床实践方面,学院创新开发了“三段式”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实践前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和考核;实践中全面推行“床边教学”模式,遴选典型病例,让学生在真实护理场景中完成病史采集、护理评估、操作实施等全流程实践,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实践后组织反思总结,撰写实践报告。这种模式有效提升了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促进知识内化。在虚拟仿真方面,学院建设了多个虚拟仿真实训项目的教学平台,其中中医护理技术VR训练系统可高度还原艾灸、中药灌肠等传统技术的操作场景。妇产科情景模拟系统可完整再现从待产到分娩的全过程,学生需在模拟环境中完成各项助产操作。线上学习平台整合了多个操作视频和多个典型案例,支持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学习。

  四、深化服务型实践育人特色

  护理学院充分发挥中医药护理专业特色,创新构建了“专业+服务”双轮驱动的实践育人路径。学院秉持“服务中学习、实践中成长”的理念,通过“校地共建”模式,与多个社区、敬老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搭建了多元化的志愿服务平台。

  学院重点打造了三大品牌实践项目。“晨曦大爱-护佑健康”社区服务项目定期组织师生团队深入社区,为居民提供基础护理服务(血压测量、血糖监测等)和中医特色护理(穴位按摩、艾灸保健、耳穴压豆等);“天使暖夕阳”养老关爱项目针对老年人健康需求,在合作敬老院系统推广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养生功法,并开展情志调理、膳食指导等特色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每年暑期组织优秀学生赴农村地区,开展健康普查、疾病筛查和中医保健知识宣教。通过深度参与各类实践服务项目,学生获得了全方位的成长与提升。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护理职业的价值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些真实的职业体验,让学生逐渐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培养出关爱生命、乐于奉献的职业情操。

  五、完善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

  学院顺应新时代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突破传统考核模式的局限,创新构建了“技能与素养并重”的多元化临床实践评价体系。

  在考核方式上,学院创新采用OSCE和Mini-CEX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模式。OSCE考核设置多个标准化考站,每个考站配备标准化病人和电子评分系统,从操作规范、流程执行、沟通技巧等多个维度进行量化评分。Mini-CEX评估则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观察评估,重点关注临床判断、人文关怀核心能力。在评价内容上,注重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并重。在考核指标设计上,不仅包括静脉输液、心肺复苏等几十项护理操作的规范性评价,更设置了临床案例分析、应急情况处置等考核环节,重点考察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特别设置了“护患沟通”“人文关怀”等专项评价项目,通过模拟情境考察学生的共情能力和职业素养。学院还建立了完善的评价反馈与持续改进机制,每学期末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面向学生、临床教师和用人单位三个群体收集反馈意见,针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形成改进方案,促进良性循环。

  江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通过不断探索改革,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实践育人体系,为护理卫生事业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建设智慧实践教学中心,开发更多虚拟仿真项目,加强基层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学生社区护理服务能力,大力培养既掌握扎实专业技能,又具备深厚人文素养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多地秋天“迟到早退” 秋季为何越来越短了?

  • 我国开展为期3年的医养结合促进行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