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30日,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二届年会期间,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营养与健康分会承办、沈阳金久奇科技有限公司支持的“脑健康与食品营养转化分”专题在广州举行。会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正式发布《L-α-甘磷酸胆碱的科学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为这一兼具科学价值与产业化前景的新食品原料指明应用方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食品科学技术室主任黄建对《共识》核心内容进行深度解读,系统呈现了L-α-甘磷酸胆碱的研究成果与应用前景。作为一种重要的胆碱磷脂衍生物,L-α-甘磷酸胆碱在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天然存在,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此外,L-α-甘磷酸胆碱同时具备胆碱和3-磷酸甘油的代谢特点,可参与神经递质合成、生物膜构建及能量供给等多重生理过程。多项研究显示,L-α-甘磷酸胆碱在改善认知功能、调节情绪状态、提升运动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产业应用方面,L-α-甘磷酸胆碱在国际食品加工领域已有广泛应用。日本于2009年率先将其纳入"非药物成分清单",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将其归类为"一般认为安全的物质(GRAS)",目前美国市场已有超400款含该成分的食品产品。在我国,L-α-甘磷酸胆碱于2024年正式获批成为新食品原料,推荐食用量≤600 mg/d(以干基计),标志着其在国内食品领域的应用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未来,L-α-甘磷酸胆碱需在生产工艺上优化转化路径,在检测上简精进分析方法。在研究领域,应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人群干预研究,尤其夯实针对我国人群的有效性证据;在产业规范上,需完善生产、检验、应用、质量标准等法规体系。
会上,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研究员曾平围绕衰老与脑健康保持——膳食营养干预策略,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膳食干预模式对延缓认知障碍的影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王惠君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实证数据,剖析了膳食中L-α-甘磷酸胆碱摄入与认知功能的关联性。沈阳药科大学临床药学院教授杨静玉深入阐释了L-α-甘磷酸胆碱在体内代谢和认知功能改善的循证研究,为其作用机理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室证据。在应用研究领域,沈阳体育学院顾佩菲教授分享了团队针对L-α-甘磷酸胆碱在运动营养中的研究进展,发现L-α-甘磷酸胆碱可以提高注意力和反应力,提高耐力、延缓疲劳,加速运动后恢复,为运动营养产品研发提供了新方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志刚围绕基因-营养相互作用分享了ApoE多态性与脑健康维护的新视角,提出未来应在考虑遗传背景对营养素吸收代谢的差异基础上探究个性化的脑健康精准营养方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食品工程研发部主任苑鹏则通过分享L-α-甘磷酸胆碱在全球膳食补充剂中的应用实例及展望,梳理了该新食品原料在国际市场的应用现状,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