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点亮血液疾病治愈之光 共筑诊疗新生态
首页> > 正文

点亮血液疾病治愈之光 共筑诊疗新生态

来源:光明网2025-11-07 12:55

  2025年11月6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罗氏旗下血液全产品再次集体亮相,以“群星闪耀”之姿,点亮血液疾病治愈蓝图。从带来世界上第一个单抗改写血液肿瘤治疗格局开始,罗氏在血液领域不断拓新,革新规范化诊疗标准,深耕中国,各方聚力共筑生态,推动中国血液疾病诊疗协同发展,坚定不移迈向“健康中国2030”。

点亮血液疾病治愈之光 共筑诊疗新生态

“血液群星闪耀,驶向生命的浩瀚”启动仪式

  病理探源 百尺竿头

  血液疾病通常指原发于或累及血液、造血系统的疾病,涵盖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肿瘤,以及血友病等罕见病。中国血液疾病患者基数庞大,且诊疗发展起步较晚,整体疾病负担沉重。近30年来,随着中国诊疗水平不断提升和治疗手段加速迭代,血液疾病诊疗逐渐从“可治”走向“可愈”,近年来中国血液治疗的“本土化方案”也逐渐发展为国际标准。

  虽然学科整体发展迅速,但在幅员辽阔的国内实现同质化标准化诊疗,仍有巨大提升空间。以最常见的血液肿瘤之一淋巴瘤为例,其发病过程不典型,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许多患者在早期求诊时候科室分散,甚至为了确诊辗转多地多个医院。即便确诊,淋巴瘤的分型也极其复杂,病理分析超过100多种亚型,高度异质性对临床诊疗提出了极高要求。诊断水平差异会导致误诊和漏诊,进而影响后续治疗及患者整体预后,相关数据表明,中国整体淋巴瘤5年生存率仅为38.4%,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2030年总体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46.6%的目标尚有差距。

  因此,各层级医院对于淋巴瘤及早诊断、精准诊断,对于进一步提升中国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至关重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谈到:“因病施治,辨证论治,才能够使淋巴瘤的治疗疗效不断提高。中国淋巴瘤诊疗水平提高和患者获益离不开高效且精准的淋巴瘤患者分子分型,以及更详实、覆盖范围更大的真实世界研究产生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提高基层医院诊断水平,会对推动淋巴瘤学科高质量发展和提高患者临床获益起到引领作用。”

点亮血液疾病治愈之光 共筑诊疗新生态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朱军教授

  群星闪耀 全域布局

  在精准诊疗基础上,提升规范治疗水平是淋巴瘤学科发展重中之重。而在全球肿瘤治疗领域,血液淋巴系统肿瘤是创新疗法涌现的“试验田”,罗氏在此始终勇立潮头。从全国首个单抗美罗华®(利妥昔单抗)2000年进入中国以后,25年来,研发精进不休,探索前沿疗法,最终在最近四年时间里,爆发式迎来了覆盖侵袭性淋巴瘤和惰性淋巴瘤一线到后线的全域布局的四款血液肿瘤创新药,六个适应症的获批。而进博会则成了这些创新药展品变商品最佳展示窗口,每一款创新药都在进博会舞台实现了中国首秀。

  2022年亮相的全球首个靶向CD79b的ADC优罗华®(维泊妥珠单抗),在2023年成为国内二十多年时间里唯一获批用于弥漫性大B淋巴瘤(DLBCL)一线治疗的创新靶向药物。其获批基于全球III期研究POLARIX,试验结果显示创新疗法Pola-R-CHP(优罗华®联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和泼尼松)方案2年无进展生存(PFS)达到76.7%,对比原治疗“金标准”R-CHOP疾病进展、复发或死亡的相对风险降低27%,迭代成为一线治疗新标准。2024年,维泊妥珠单抗成功列名国家医保国谈目录,今年九月在JCO(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临床肿瘤学杂志》)发表了POLARIX5年长期随访数据,其中亚洲人群随访数据显示降低死亡风险进一步提升至35%,Pola-R-CHP更将减少28%患者后续治疗比例,全球临床随访数据更新进一步夯实了维泊妥珠单抗一线DLBCL治疗基石地位。

点亮血液疾病治愈之光 共筑诊疗新生态

江苏省人民医院 徐卫教授

  2023年全球首个且唯一对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患者进行固定周期治疗的双特异性抗体(以下简称“双抗”)高罗华®(格菲妥单抗)在进博期间获批,成为名副其实的“进博宝宝”。双抗作为无需定制的即用型T细胞免疫疗法,格菲妥单抗依托2:1双抗结构,可同时靶向结合2种抗原分子——T细胞表面的CD3抗原和B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激活、扩增、重定向T细胞的同时,可带来更强的B细胞抓取能力和作用效力,在安全耐受的前提下加强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今年五月,高罗华®迎来二线新适应症在华获批,中国成为继欧盟后全球第一批获批该适应症的国家,这得益于全球多中心III期研究STARGLO中入组中国患者比例接近30%,其临床数据两年OS高达60%,中位PFS长达25个月,引领T细胞免疫疗法革新侵袭性淋巴瘤后线治疗格局,为二线不适合移植的患者人群带来生存获益的潜力。

  无独有偶,2024年另一款1:1结构的双抗皓罗华®(莫妥珠妥单抗)亮相进博,作为惰淋治疗领域首个双抗,其精巧1:1分子结构架起精准免疫杀伤的“桥梁”,有效平衡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成为了复发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有望实现“功能性治愈”的选择。借进博东风,皓罗华®在去年12月获批单药用于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R/R FL)成人患者,其研究GO29781关键结果显示,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80%,完全缓释率(CR)为60%。其中伴FL高危因素POD24死亡风险是非POD24患者的6-7倍,其亚组的CR率也为60%,与总体人群一致。而从CSCO大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莫妥珠单抗在中国患者中的ORR高达88.2%,CR率为64.7%,展现出中国人群更好的临床获益。

点亮血液疾病治愈之光 共筑诊疗新生态

上海复旦肿瘤医院 陶荣教授

  共筑生态 冲破未竟

  中国药物监管环境的不断优化让创新药进入中国速度得以加快,但对于处于不同治疗阶段的淋巴瘤患者,经济负担仍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根据《2022中国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调研结果,所有DLBCL患者的医疗自费支出占家庭收入均值的157%,远超于国际公认的灾难性家庭支出标准(40%)。北京协和医院张薇教授感慨到:“对于罹患疾病的患者来说,除了身体和精神负担之外,长期就医不仅会减少他们工作收入,同时不断增加他们及家庭的经济负担。让患者'用对药'是我们医生的职责,'用得上'和'用得起'就需要各方同心协力,特别是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与完善,从慈善项目到基本医保,从商业保险再到惠民型的城市定制补充医疗保险相互补位相互支持,让更多患者不再因为支付负担错过最佳治疗选择。”

点亮血液疾病治愈之光 共筑诊疗新生态

北京协和医院 张薇教授

  近年来,罗氏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美罗华®是国家第一批医保列名的原研药,之后佳罗华®和优罗华®也分别成功进入医保,其中佳罗华®更是创造了获批到进入医保最快的记录。而对于创新支付的探索罗氏也敢为人先,为了充分挖掘创新药被纳入医保前多层次保障的桥接作用,血液管线中的ADC和双抗在自费阶段进入了很多城市的惠民保名单,而在今年商业保险公司推出血液领域首个“复发险“中格菲妥单抗成为保障名单中备受瞩目的一个选项,保险设计中对于初治使用Pola-R-CHP标准化治疗的患者采取了更灵活的保险定价,突显对于创新疗法高度价值认定,也填补了带病体商业险无法投保的空白。

点亮血液疾病治愈之光 共筑诊疗新生态

“T细胞免疫疗法依托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下的治愈探索”圆桌会

  深耕中国 与“氏”相愈

  作为连续参展8年的进博会“全勤生”,罗氏持续借力进博会溢出效应,加速引入多个血液创新疗法。今年展台上,惰性淋巴瘤治疗基石佳罗华®(奥妥珠单抗)展示其未来有望获批的免疫疾病狼疮性肾炎的新适应症。首次亮相的血友病创新NXT007体现了罗氏继续革新非因子预防治疗,实现A型血友病患者“零出血”的决心。而FcRH5/CD3双抗Cevostamab的登场表明了未来罗氏助力中国血液肿瘤领域生态建设,会从淋巴瘤领域延展到骨髓瘤领域。

  罗氏制药中国肿瘤领域总经理钱巍表示:“罗氏血液入华25年,是见证并参与中国血液腾飞的25年。秉承‘先患者之需而行’理念,在罗氏研发土壤中孕育出的创新疗法已乘‘中国速度’惠及患者。在未来更多个25年中,罗氏将持续深耕血液领域,携手生态圈伙伴步履不停探索诊断新生态,笔耕不辍迭代规范化治疗新标准,孜孜不倦为提升中国科研国际影响力开拓新路径,笃行不殆为提高中国患者可及性与可支付性开创新模式,助力更多中国血液疾病患者迎来治愈,坚定实践‘健康中国2030’宏伟蓝图。”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用创新成果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 开展脑机接口技术“体系化攻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