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6日,由礼来中国支持的腾讯新闻《医起问》健康科普直播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办。节目特邀知名主持人欧阳夏丹携手领域权威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苗青、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强、北京积水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陈海翎,以“减重,不只是减重”为主题开展讨论,并面向全国观众直播。
当前我国肥胖问题严峻,每2人就有1人超重或肥胖。肥胖不仅与体重秤上的数字相关,更是一场关乎200多种疾病的“健康危机”。去年,卫健委启动了“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这标志着对肥胖及其关联疾病的系统性管理已上升为全民健康的重要议题。

明确科学判断标准,破解“肥胖症”误区与减重难题
欧阳夏丹在直播中提出疑问:“肥胖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对此,苗青医生表示肥胖评估需结合BMI(体重指数)与至少一种体型指标。数据显示,近三成居民存在腹型肥胖问题,而在超重和肥胖人群中这一比例高达45.3%和87.8%。她特别指出,腹型肥胖意味着脂肪主要堆积在腹部,可能导致异位脂肪沉积,进而增加患2型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多种慢性病的风险。
谈到减重过程中常见的“平台期”或体重反弹,苗青医生解释,“这其实是身体在抵抗”。当体重下降时,身体会进入“进食模式”和“节能模式”,前者体现在促进食欲的激素升高、抑制食欲的激素降低;后者使消耗的能量减少。
肥胖症作为一种需要纳入医疗干预范畴的慢性疾病,其治疗的长期目标是实现个体化最佳体重并长期维持。对于大众来说,若达成该目标较为困难, 亦可咨询减重门诊或内分泌科医生,获取专业指导及科学减重方案。苗青医生介绍了肥胖症诊疗中常规的检测手段和干预措施,强调卫健委已经推动医疗机构设立专业的减重门诊,提供包括饮食、运动、药物乃至手术在内的跨学科、综合多样的干预手段,以此帮助患者应对肥胖及其相关健康风险,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识别打鼾健康警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成“沉默杀手”
“打鼾就是睡得香?”欧阳夏丹通过这一大众常见的误区揭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这一疾病的面纱。“打鼾”其实是睡眠质量的“红灯”,背后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张强医生指出,OSA并非普通打鼾,其表现为响亮而不规律的鼾声,还存在呼吸暂停、夜间憋醒、夜尿增多等症状;白天则可能出现嗜睡、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表现。
张强医生进一步剖析了OSA与肥胖之间的双向关联——脂肪沉积导致上气道塌陷,进而引发OSA,研究显示BMI每增加10%,中重度OSA风险上升6倍;而OSA导致的睡眠片段化和间歇性缺氧,可能更容易出现异位脂肪沉积和内脏脂肪堆积。
对于合并肥胖的OSA患者,张强医生推荐到正规医院的睡眠中心或呼吸科,在医生的评估和建议下接受OSA治疗。OSA治疗目前已有气道正压通气(PAP)、药物治疗、外科手术等方法。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建议在接受其他治疗的同时进行减重。
紧抓早期控糖关键,掌握2型糖尿病干预主动权
2025年“世界糖尿病日“聚焦“职场糖尿病”主题,本场直播围绕“职场糖友”日益增多的现象展开探讨。由于久坐不动、作息不规律、高糖高油饮食等职场常见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上班族逐渐出现中心性肥胖。陈海翎医生指出,这实际上是异位脂肪过多堆积的表现,2型糖尿病(T2D)的进展与异位脂肪沉积密切相关。显著减少异位脂肪沉积,有望帮助患者恢复肝脏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腺β细胞功能。
当前,我国有12.4%的人群面临高血糖风险[20],而早期糖尿病往往缺乏明显症状,易被忽视。陈海翎医生强调,早发现、早干预是延缓病情发展的关键。新诊断T2D患者在疾病初期进行严格血糖控制至关重要,有助于实现远期血糖水平的控制,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
对于合并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管理策略需兼顾“减重”与“控糖”。陈海翎指出,持续体重降低超过10%通常能带来显著临床获益,甚至实现‘疾病修正效应’和可能的2型糖尿病缓解,并可能降低死亡率。
多疾病协同筛查管理,医疗新手段让健康管理更有效
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2型糖尿病互相关联,常常“组团”出现,建立协同筛查意识至关重要,科学减重是打破这一链条的关键突破口。但减重需因人而异,必要时应结合医疗干预制定方案。近年来,药物治疗手段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能有效控制病情,还能帮助患者突破平台期。
礼来中国在进博会期间举办健康科普直播《医起问》,以权威科普打破“超重”“肥胖”人群的认知误区,倡导科学健康观。不仅解码了肥胖会引发 OSA、T2D 的连锁反应,同时引导公众以更科学、更主动的态度理解体重管理及慢性病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到健康管理需要专业指导与长期坚持。
直播最后,礼来中国宣布将“身体抵抗解码展”升级为全国巡展的“移动科普大巴”,将体重管理科普内容与艺术装置相结合并放进大巴车中,以创新形式传播科学减重理念,助力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持续推动国民慢病防治健康素养的提升。该“移动展”将从进博会出发,陆续驶入全国10座城市进行路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