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期间,新华网携手默沙东举办了“进界派·多元构筑创新药准入新图景”活动,并开展了“进界派”周年庆暨第二届高级别会议启动仪式。来自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科研院校、产业界及行业协会的多方代表齐聚现场,围绕创新药“最后一公里”的高质量可及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索优化创新药落地的协同路径,为推动创新药惠及更多患者、助力全民健康贡献实践智慧与发展思路。

“进界派”周年庆暨第二届高级别会议启动仪式
近年来,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指引下,我国医药健康领域持续推进创新发展,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进口原研药和本土创新药占比稳步上升,医药准入体系日益完善。然而,创新药在落地应用环节仍面临诸多挑战,部分临床和患者需求尚未得到满足,亟需凝聚多方力量,系统提升创新药的可及性与落地效率。

新华网党委常委、副总裁张芮宁
新华网党委常委、副总裁张芮宁指出,“进界派”项目通过多方协作,已为提升创新药可及性提供了重要平台。当前正值“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航的关键时期,医药创新成果丰硕,但创新药落地仍面临“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面对当前机遇与挑战,需要各方共同打破壁垒,推动创新药从“审批准入”到“患者可及”的全链条优化,携手构建更加完善的医药准入新生态,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刘炜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刘炜肯定了过去一年“进界派”医药准入生态圈在推动创新药可及性方面取得的成果。他指出,创新药“最后一公里”的议题关乎如何将前沿科技更好地转化为患者福祉。在国家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鼓励产业创新的当下,这一过程仍需要政府、医院、医药企业、第三方支付机构与供应链企业等多方的持续协作与努力。期待未来,“进界派”能够继续汇聚多方智慧力量,为创新药准入带来新的探索和见解,助力“健康中国2030”愿景加速实现。

“进界派 · 多元构筑创新药准入新图景”圆桌论坛
活动现场,在默沙东中国商业卓越部负责人钱庆的主持下,中国药科大学茅宁莹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秦净教授、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副总经理郭俊煜、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会长石晟怡等围绕构建多元协同的创新药准入新图景展开深入研讨。茅宁莹从学术视角分析了当前创新药全渠道准入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通过搭建多层次支付体系、动态调整用药目录及处方流转闭环等路径,系统提升创新药的可及性与用药连续性。秦净阐述了医院在推动创新药患者可及方面的实践经验,包括以创新药临床应用带动学科发展、完善院内用药管理,以及推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支付与服务创新,切实提升了患者的用药可及性。
郭俊煜分享了华润在全渠道布局下的解决方案,通过探索“医疗+互联网”“药+险”等创新模式,联合政、产、研、学、医多方力量,提升患者用药便捷性。石晟怡介绍了中国医药商业协会长期协助政府进行行业倡导与政策咨询,今年启动了“处方流转专项研究”课题,结合国内外经验与行业实际提出对策建议,推动流通全环节能力建设和机制完善,促进创新药真正惠及患者。
据悉,“进界派”医药准入生态圈在未来一年将持续深化实践,通过一系列高级别对话、主题访谈等形式推进创新药准入路径探索。项目将聚焦政策解读、临床应用、准入实践及患者服务等多维度协同,致力于构筑多元融合的准入新图景,提升创新药在“最后一公里”的高质量可及。新华网将携手默沙东,与各方伙伴持续加强协作,推动创新治疗方案加速落地,切实提升患者用药可及,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稳步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