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主题会举办。

健康和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王培安表示,本次会议将进博会与健康中国建设相结合,为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提供沟通交流的机会。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以开放促创新,共享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机遇,让全球创新药械通过进博会“快车道”惠及中国患者;二是以合作强链条,落实《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打造稳定透明的创新环境;三是以共赢拓未来,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中国创新药“走出去”,共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四是以人民为中心,聚焦重大疾病和罕见病等领域研发,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与药品可及性,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赵树理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坚持把创新药物研发摆在国家战略层面统筹规划,会同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在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科技重大专项等重大项目经费安排、科技成果转化、医保支付、价格管理等方面,全链条强化国家药物创新体系建设,推动我国新药研发实现了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的跨越。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闻大翔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上海紧扣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裉节问题,出实招、求实效。在卫生健康领域,创新药临床研究支撑水平不断提高。依托全市研究型医院体系,市级医院全覆 盖建设临床研究中心,加快推进示范性研究型床位投入运行。拓展升级成果转化平台载体,组建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加快上海临床研究中心、国际医学科创中心、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新型创新研究平台建设。未来,上海将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鼓励医疗机构与生物医药企业共同开展符合临床需求的科学研究和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研发,推动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加快卫生健康数据平台建设,推动临床研究数据归集利用。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在开幕式主持中表示,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长期致力于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与实施,本次主题会议将促进各方交流,加强务实合作,为全球健康治理分享中国的实践经验,助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建设。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任郭文,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顾雪非分别作主旨演讲。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诸宏明主持主旨演讲环节。
诸宏明表示,我国正处于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在此进程中,构建科学、高效、前瞻的药物政策体系,是驱动产业创新升级、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核心支撑。作为本次主题会的主办单位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长期承担“国家药物和卫生技术综合评估中心”职责,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系统开展医药领域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卫生技术评估与药物政策研究,为国家药物治理与卫生决策提供专业、有力的技术支持。面向未来,中心将致力于打造高端智库平台,通过深化循证研究、创新评估方法与加强国际对话,倡导为我国医药创新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并在药品可及性、可负担性等全球性议题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国路径”,为人类健康福祉作出更具实质性的贡献。
郭文在题为《从仿制药到创新——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当前中国药品市场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二,整个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重构。仿制药领域在带量采购等医改政策推动下,已进入“量价换挡”的深度调整阶段,企业正通过提升质量与控制成本来维持稳定增长。同时,在国家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的背景下,创新药研发与上市速度明显加快,在整体医药市场中的占比持续提升。中国医药产业已从过去的“仿制为主”迈入以仿制升级与创新转型并重的“仿创转型期”,并正在稳步走向“创新引领”的全新发展阶段。
金春林作了题为《全链条政策重塑创新药生态》的主旨演讲。他表示,生物医药产业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发展创新药关系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关系人民健康福祉。近年来,上海市为进一步打造新时代全球生物医药重大战略产业高地,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旨在通过多维度协同,打通研发、临床、审评审批等环节。整体来看,政策正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正从“量”向“质”跃升,加速创新成果惠及患者。
顾雪非作了题为《创新药品全生命周期评价与思考》的主旨演讲。他表示,现在中国占全球在研药物的 26.7%,已成为第二大新药开发国家,但仍面临研发布局较为集中,未满足临床需求情况。需要对创新药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评价,“创新”医药产品的价值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的条件,从临床前到临床研究阶段,最终到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根据其当下附加获益实时判断,构建统一的创新药评价标准,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会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健康和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院指导,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办,人口与健康杂志社、北京整合医学学会承办,健康中国研究中心学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