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明网《名医解心结》|苏晞:预防心源性卒中 介入治疗为房颤患者解忧
首页> 资讯速递 > 正文

光明网《名医解心结》|苏晞:预防心源性卒中 介入治疗为房颤患者解忧

来源:光明网2024-10-22 11:05

  以精品、规范、创新理念,聚焦结构性心脏病热点专题,分享国内外前沿学术内容。2024年10月9日-16日,“第八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学术活动周”(“第八届中国结构周”)在上海、北京、广州、西安、武汉等地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共同召开。

  结构周期间,由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与光明网卫生频道联合策划推出的品牌科普专栏《名医解心结》邀请我国结构性心脏病医学领域权威专家做客直播间,面向广大青年心血管医师和公众,传递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诊疗动态,在线分享学科前瞻及心血管大健康科普知识,引导公众树立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点的健康生活观念,营造崇尚健康、追求健康、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助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顺利实施。

  

  【本期看点】房颤与心源性卒中

  【本期嘉宾】武汉亚心总医院 苏晞教授

光明网《名医解心结》|苏晞:预防心源性卒中 介入治疗为房颤患者解忧

  

  主持人:正常的心跳有一定的节律与顺序,但也有时候会乱了节拍,房颤是心跳“乱节拍”的最常见类型疾病,请问哪些症状是房颤的早期表现?

  苏晞:实际上房颤的症状没有特异性,多数是因为房颤引起的心室节律和频率的改变而产生的一些症状,其中最典型的是心悸。此外,长期房颤可能合并心功能不全,病人会出现乏力、胸闷或运动耐量下降等症状。老年房颤患者,特别是存在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房颤可能导致心排血量下降(约15%-20%),进而引发心绞痛或心衰症状。

  另外,部分房颤患者的心率可能偏慢,即房颤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甚至是长时间心脏停搏,可能出现黑蒙、晕厥等严重症状,这些症状有时也可能由心率过快导致。除了上述症状,房颤患者还需警惕脑梗的发生,即缺血性脑卒中,这是房颤患者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

  长期慢性房颤病人由于心跳持续不规整,往往合并心功能不全,房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功能衰竭。这不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工作能力,还可能增加致残率和致死率。因此,对于房颤的早期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

  

  主持人:房颤从发生到发展,再到最终可能引起卒中,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苏晞:由于心脏不规律地跳动使得心房内血液流动变得缓慢且不规则,从而很容易在心房的某些部位,例如房耳或心房间的间隔处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在心脏持续地不规则跳动过程中发生脱落,并随着血液流动被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根据血管分布的特点,栓子最容易到达并阻塞脑血管,从而引发缺血性脑卒中,即中风。这是房颤患者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也是房颤并发症中最为严重的一种。

  除了脑血管,栓子还可能随着血流到达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例如下肢、肾脏、肠道等。因此,对于房颤患者而言,预防血栓的形成和脱落至关重要。在临床上有相关的评价标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和综合评估,来判断其发生血栓的概率。对于栓塞高危患者,系统的抗栓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栓塞的风险,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主持人: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的技术原理是什么,病人出院后如何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实现快速康复?

  苏晞:据文献报道,心源性卒中的栓子90%-100%来源于左房耳,因此通过房耳封堵来降低或消除房颤形成血栓的部位,从而减少或消除血栓形成,大幅度降低卒中发生比例。

  自20年前有学者开始尝试使用类似筛子的封堵装置来关闭房耳以来,封堵技术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封堵器械可供选择,包括塞式、盘式等多种类型,其中也有我们国产的封堵器械,均能有效实现房耳的封堵,显著降低血栓的形成风险,进而减少心源性卒中的发生。

  手术的操作并不复杂,通过血管穿刺建立一个从体外到体内的通道,利用先进的导管技术,将封堵器精准送达左心耳内部。在选择封堵器时,医生会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包括左心耳的结构、形态和大小等因素,以确保封堵效果最佳。

  以房耳的封堵来预防房颤引起的栓塞,本身是个预防性措施,所以对治疗技术的要求非常高,需要不断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国内多款封堵器在临床应用上也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早期的一代封堵器已经实现了90%到95%的成功率,如今二代、三代封堵器更是将手术成功率提高到95%,部分封堵器的手术成功率可接近100%。同时,严重并发症如器械脱落、死亡,其发生率也已接近零。

  除了器械的进步,医生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同样至关重要。获得资质的医生需要在前期进行严格的培训,掌握规范的手术操作技巧,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此外,术前对房耳的评估也很关键。医生需根据患者房耳的形态结构特点、尺寸来选择不同种类的封堵器和手术策略,实现其有效封堵。术后患者需要接受短期的抗凝治疗,以降低封堵器完全内皮化前血栓的发生风险。当封堵器完全内皮化后,可减少甚至停用抗凝药物,以达到长期治疗的目的。

  综上所述,左心耳封堵术作为一种预防房颤相关栓塞的有效手段,其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随着临床证据的不断积累,相信其适应症会越来越宽泛,临床使用前景会越来越广。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击收看完整节目!

 

监制 李丹 沈天林

编导 牟舒琳

技术 孙鹏宇

摄像/摄影 逯成业

外联 翟春圆

 

[ 责编:孙鹏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疾控:现在接种流感疫苗依然非常必要

  • 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节日期间抵制餐饮浪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