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近日开通网上举报功能,广大社会机构和群众可线上反映欺诈骗保相关情况。据悉,如发现有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行为存在,可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首页下方“政民互动”板块,点击“打击欺诈骗保举报”即可进入,选择“网上信访”或“局长信箱”反映相关情况。国家医保局表示,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伤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行为不仅要出重拳,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4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
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升级智能监控技术、强化医药机构内控管理、暂停和取消医保定点资格、加大惩戒力度、动员群众监督等,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监督手段。其中,社会监督的特点在于,群众作为身处欺诈骗保第一现场的知情人,参与医保基金监督工作,不仅能够发现并反馈违法违规行为线索,还能提出完善医保政策、优化医保管理、强化基金监管等建议,促进医保制度的持续改进。特别是随着有些骗保行为从台前转到了幕后,手段更为隐蔽,造假也更专业,查处难度变大,亟须加强社会监督,营造全社会共同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良好氛围。
群众监督在过去已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医院过度诊疗、药店虚假刷卡、参保人违规使用医保卡套现,这些行为大多发生在群众身边。患者、家属、医务工作者等都可成为骗保行为的第一目击者,他们的监督举报往往既精准又及时。尤其要看到,药品监管码即将全面推广普及,更需要群众自觉参与监督,在每次购药时进行扫码验证,从而及时发现假药和“回流药”等异常现象。
此次国家医保局开通微信公众号举报功能,正是高度重视社会监督作用的体现。在过去,有群众即使发现线索,也可能因举报流程繁琐而选择沉默。如今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完成举报,既保护了举报人的隐私,又提高了线索传递效率。“指尖上的监督”让群众监督更加便捷高效,也让监督深入到医疗活动的每个细微之处,涉及医保基金的违法违规行为会更加无处遁形。
当然,调动群众积极性,还需建立更完善的激励机制。不妨给予举报人适当的资金奖励,作为对个人监督的合理补偿。同时,奖励规则需兼顾公平性与可操作性,特别是注意保护举报人信息等,既要避免出现“为钱举报”等现象,又要消除群众举报的后顾之忧。除了资金奖励,还要进一步简化举报流程,及时反馈处理结果,让群众感受到监督的效果,增强参与医保基金监督的信心。
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强不强,内生动力起决定性作用。在现实当中,不少人仍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或担心举报遭报复,或认为“事不关己”。应明确,医保基金属于公共资源,骗保行为侵蚀的是所有人的利益。守护医保基金没有旁观者,每个公民既是受益者,也是守护者。
随着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应用,医保基金监管手段越来越先进。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监督可以弱化,而且还应该认识到,社会监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让“人人都是监督员”的意识深入人心,才能形成全民参与监督医保基金的社会氛围,进一步筑牢医保基金的安全堤坝。(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