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心脏的跳动,是生命最原始而有力的节拍。人类对它的认知,跨越神话、哲学与科学,走过了数千年的求索之路。
然而在今天,这一维系生命的精密器官,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据世界心脏联盟(WHF)统计,全球心血管病患者已超过5亿,心血管病每年导致的死亡人数约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我国心血管病防控形势同样严峻,发病呈现年轻化、广泛化趋势。《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将“心血管疾病防治行动”纳入15个重大专项行动中,并通过多种途径普及心脏健康知识,提升公众健康素养。
值2025年“世界心脏日”(9月29日)来临之际,光明网健康频道策划推出AIGC动画《心路历程》,回顾心脏认知简史,呼吁“守护心跳,就是守护生命的根本”。愿我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以科学的行动书写与心脏同频的健康未来。
【精彩视点】
古老猜想:心脏是灵魂的居所
这是生命最古老、最伟大的节拍。心脏陪伴我们一生,大约跳动25亿至30亿次,泵送的血液足以填满一个大型游泳池。然而,为了真正理解这节拍的意义,人类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探索之路。
故事始于尼罗河畔,在古埃及人眼中,心脏是人体最非凡的器官,既是灵魂、思想和智慧的容器,也是记录人一生善恶的器官。人死后,心脏会被放在天平上,与代表真理的羽毛一同称量,只有比羽毛还轻的心才能通往永生。至于大脑,他们毫不在意地用钩子从鼻孔取出丢弃。
哲思时代:心脏是生命的火炉
时光流转,来到古希腊。哲人们试图用理性而非神话来解读世界,亚里士多德坚信,心脏是身体的中心,是智慧的终极源泉。而名医盖伦则提出了一个更具象的理论:肝脏制造血液,心脏像火炉一样将血液加热,并通过动脉输送“生命灵气”到全身。
如此,心脏从“智慧档案馆”升级为“中央锅炉房”,保住了中心地位。盖伦的“血液潮汐”理论统治了1500年,人类离真相近了一步,却依然隔着一层哲学的薄纱。
革命曙光:“泵”的发现
真相的曙光最终由一位敢于质疑权威的英国医生揭开,威廉·哈维没有盲从盖伦,他做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计算。他发现,心脏每小时泵出的血量远远超过人体血液的总量乃至食物所能转化的量,唯一的解释只能是:血液是循环的。于是一个革命性的概念诞生了——心脏不是火炉,而是泵,一个推动血液在体内进行永恒循环的肌肉泵。
血液从心脏出发,经动脉输送到全身,再通过静脉返回心脏,形成循环。人类终于摸到了真理的大门,持续千年的迷雾被驱散,现代心血管生理学的宏伟大厦从此奠基。
现代微观:精密的引擎
人类开始深入揭开心脏的奥秘,它如同一个拥有四间房的复式别墅,其上下左右的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分工明确、井然有序。
单向的瓣膜如同精准开合的闸门,确保血液不发生逆流。“能源管道”冠状动脉遍布心脏表面,是输送燃料的专属油路。一旦堵塞,就会引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更神奇的是心脏内置的“电路系统”——窦房结,这位忠诚的节律总司令自发产生电流,指挥心脏的每一次跳动。
今天,我们终于得以窥见心脏这台生命引擎令人惊叹的精密设计,用科学读懂了这首写在身体里的史诗。
护心指南:守护生命的节拍
这台经历了亿万年进化与数千年认知才被我们理解的精密仪器,需要我们悉心呵护。那么,如何爱护心脏?
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是对它最基础的善意;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能让这台泵更有力、更高效;
远离烟草,吸烟是心脏冠状动脉最无情的杀手;
管理压力,保持愉悦,情绪的巨大波动是对心脏节律的猛烈冲击;
定期体检,了解你的血压、血脂、血糖,防患于未然。
从灵魂居所到生命之泵,这颗重约300克、一天泵送超过7吨血液的器官,承载了人类最古老的遐想,也见证了最尖端的科学。它的跳动不再神秘,却依然神圣。愿我们都能用心书写出属于自己的健康而精彩的下一个篇章。
策划出品
监制 高赛
Executive Producer GaoSai
剧本 李丹
Script LiDan
AIGC导演 李丹 牟舒琳
AIGC-Director LiDan MuShulin
后期制作 李丹 牟舒琳
Post-production LiDan MuShu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