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健康第一”思想理念导向作用下,为进一步培育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优质接班人,高校体育教育越来越关注健康教学版块,持续提升学生健康与体育教育关系的紧密度,意在逐步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众所周知,高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在健康教育视角引导之下,现阶段高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正在从健康视角来重新审视和思考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健康教学已然成为了我国体育教育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从目前高校体育健康教学现状来看,不得不承认其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高校所制定和正在实施的健康体育教学方案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代大学生群体身心发展的需求,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水平还有着非常广阔的提升空间。
关于高校如何将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如何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来创新探索以及如何衡量和判断体育健康教学和学生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来予以探索、分析和总结。所以,高校需要立足自身体育教学现状,逐步将健康教学内容融入到实际体育教学工作当中,进而推动体育健康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大学生体育健康教学内容涉及范围非常之广,其主要涵盖了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技能培养与健康促进等多方面内容。高校体育健康教学主要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实践教学活动来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和精准掌握与运动健康相关的知识、技能,同时引导学生建立科学良好的运动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终身健康运动和锻炼的意识,以此来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目前,高校体育健康教学内容具体包括:一是体育健康理论知识讲授,从体育健康角度来讲授体育运动与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会结合课程教学要求来逐步给学生们讲授运动生理学、心理学、医务卫生、营养保障等诸多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内容。二是体育运动和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这一方面的内容重点强调的是运动促进健康的理论与实践,在具体教学当中主要包括项目指南、身体素质测试和训练、体育锻炼习惯培养与管理等。三是身体素质训练,即通过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诸如球类运动、田径项目、游泳等来教导学生掌握技战术,同时了解各类运动项目的基本竞技规则。四是户外运动指导,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大量的时间可进行户外运动,而且很多大学生对户外运动有着很高兴趣,在体育健康教学中,体育教师可适当提高户外运动指导内容的比重,从专业角度解读户外运动,让学生们了解参与户外运动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正确参与户外运动。五是运动损伤及预防,运动损伤发生概率非常之高,在日常体育课程运动中,大学生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损伤情况。因此,体育教师应将运动损伤与预防作为体育健康教学的核心内容,不仅要教授给学生如何预防运动损伤,同时也要帮助学生们掌握各种损伤之后的科学处理方式,要尽全力维护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安全。
高校开展体育健康教学,明确并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石。这些原则不仅关乎学生体质的增强,更在于促进其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紧密围绕学生健康需求。高校在组织开展体育健康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地位的现实学习与成长需求,确保所选择体育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更进一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健康需求。
兼顾知识传授和行为养成。在体育健康教学工作当中,知识传授和行为养成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健康行为和维护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知识和技能养成更是促进学生建立健康行为的前提条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以及体育教师要平衡好知识传授、行为养成之间的关系,将健康行为养成作为基本出发点,逐步传递和渗透健康知识理念,培训和提升健康技能,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
课堂内外协调教学。高校体育健康教学的主要阵地是体育课堂,学生们在课堂上接受专业教育和指导,但单纯依靠体育课堂这一单一路径很难保证体育健康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以及实施教学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课堂之外参与健康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来同步要求学生们做好课外锻炼和提升,实现课内与课外体育健康教学的有效衔接,同时保证健康实践活动安排与实施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学生个体与社会责任相统一。维护学生个体健康是不仅仅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任务,更是社会赋予高校的责任与使命,促进学生健康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所以,高校既要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也要增强学生在维护和促进全民健康方面的社会责任感和示范引领作用。
在健康教育的大视野下,高校体育健康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其实施策略需紧密围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核心目标。为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实施,要从健康教育视角出发,剖析高校体育健康教学的创新路径与实践要点。
营造健康体育校园文化氛围。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识意识。高校要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广泛宣传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身心健康和个人发展的积极作用,增强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要普及运动知识和健康知识,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和健康原则,避免盲目的运动行为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二要丰富活动形式,增加参与机会。要开展多样化的体育与健康活动,如运动会、体育节、体育竞赛、体育社团、体育志愿者等,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参与平台和展示舞台,满足他们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同时,要鼓励大学生自主组织和参与各种体育与健康活动,如晨跑、夜跑、健步走、骑行、徒步、登山等,培养他们的自主锻炼能力和习惯。三要强化榜样引领,形成正向激励。要树立一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优秀榜样,如优秀教师、优秀学生、优秀校友等,通过他们的事迹和影响力,传播正能量和正面信息,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同时,要表彰一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先进典型,如优秀课程、优秀教师、优秀团队、优秀个人等,通过他们的成绩和荣誉,树立标杆和目标,促进更多的大学生追求卓越和进步。四要完善服务保障,改善运动条件。要完善校园体育场馆的管理和服务,合理安排开放时间和使用规则,方便大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体育锻炼。同时,要改善校园体育场馆的设施和环境,增加运动项目的种类和数量,提高运动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营造舒适美观的运动空间。
构建科学体育评价体系,展现素质教育成果。为确保高校体育健康教学成果的优质性,构建起更具科学性、完善性与合理性的体育评价体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建议高校在秉承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基础之上,综合考虑多方需求,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现有体育评价体系内容,以期更充分地展现出体育健康教育的成果,同时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和参与,提高学生的健康体育意识与能力:其一,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广大学生群体当中,深入考察现阶段大学生群体对健康体育理念的认知与了解程度,同时借助专业测评方式方法来精准掌握大学生真实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在确保充分了解大学生真实学情基础之上再行制定体育评价体系,以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其二,高校在构建科学体育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还需要增设对体育教师的评价内容,一方面借此来测试和评价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水平,对自身所储备的体育师资情况有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从侧面表达对学生核心地位的重视,深入挖掘和利用好体育教师的监督力量与影响力,在激发体育教师良性竞争与提升意识的同时,切实提升体育健康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
推动课内与课外联动,培养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高校在组织开展体育健康教学的过程中要主动延续热爱体育、崇尚体育、追求健康的优良传统,要持续拓展体育健康教学的空间范畴,想办法将体育健康课堂教学的内容延伸到课堂之外,实现课外与课外的紧密衔接与有效联动。高校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如下两方面着手施行:一是创新体育健康教学内容,将体育健康教学落到实处。高校领导应积极牵头组织开展各类体育项目比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充分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切实激发和调动起大学生参与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此外,在日常体育健康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主动搜集和了解更多更具先进性和新颖性的教学内容,从大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着手,引入健康教学内容,从而吸引大学生关注,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健康学习的兴致与配合度。二是讲好体育故事,加强文化育人。高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管理工作中可通过诸如主题报告、学生会议等方式来鼓励和引导学生树立起坚强的毅力和品质,教育大学生学会自觉践行和承担体育精神与责任,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奋斗目标与体育健康学习紧密融合到一起。此外,高校还要为学生争取更多参与实践活动,通过亲身实践去体验和感受,进而充分发挥传统体育文化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立德树人等方面的教育功能,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健康教学改革,丰富体育健康教学内容,提升大学生群体的体质水平与综合素养。
健康教育理念要求高校需持续提高健康内容在体育教学中的比重,要梳理清楚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体育健康教学之间的关系,客观理性认知目前大学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深入问题本身去剖析背后原因,再制定出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方案。此外,在创新和改革体育健康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高校还需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时时刻刻将大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需求放在第一位,并随时随地关注大学生的变化动态,竭尽全力调动起和维护好大学生参与体育健康课程及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提高师生配合默契度,以确保体育健康教学效果的理想性,让大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体育健康教学服务。
(作者:崔颖,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助教,研究方向:健康促进,健康管理与体育教学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