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警惕吃出来的癌症!这些不良饮食习惯,你有吗?
首页> 疾病护理 > 正文

警惕吃出来的癌症!这些不良饮食习惯,你有吗?

来源:CCTV生活圈2024-12-24 07:47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特别是到了冬季

一顿热热乎乎的火锅更是深受大家的喜爱

然而我们在享受美食的时候

往往忽略了作为食物通道的食管

可能正在受到伤害

有研究发现

相比食物温度适中且细嚼慢咽

习惯吃得烫而且又吃得快的人

食管鳞癌风险最高竟增加近4倍!

  喜欢这样吃饭小心癌症找上你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全球癌症负担数据,食管癌是全球十大癌症之一。2020年,全球有超过60万例的新发食管癌。其中,53.7%的新发食管癌病例和55.3%的食管癌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

  换句话说,全球每年一半以上的新发食管癌患者在中国,其中有2/3的病例发生在横跨河南、山西和河北的太行山地区。

  食管癌的发生并非偶然,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喜欢烫食,小心灼伤食道

  很多人喜欢趁热吃,无论是热腾腾的面条还是刚出锅的饺子,都忍不住狼吞虎咽。然而,这种习惯却可能给食道带来伤害。过热的食物会灼伤食道黏膜,长期反复刺激,可能会诱发食管癌。

  口味过重,腌菜致癌风险高

  口味偏重、爱吃腌菜的人群也要注意了。腌菜中含有亚硝酸盐,长期食用会增加食管癌的风险。特别是在河南和河北邯郸一带,由于饮食习惯等原因,食管癌发病率较高。

  狼吞虎咽,食道易受伤

  吃饭时狼吞虎咽不仅不利于消化,还容易灼伤食道。此外,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就吞咽下去,还可能划伤食道黏膜,长期如此也会增加食管癌的风险。

  吸烟喝酒,食管癌的“帮凶”

  吸烟喝酒无节制也是食管癌的重要诱因之一。过量饮酒会损伤食道黏膜,长期酗酒者患食管癌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哪些高危人群需要警惕食管癌?

  年龄:40岁后风险上升

  数据显示,食管癌多发于40岁以后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免疫力逐渐下降,增加了患食管癌的风险。

  情绪:心情压抑、忧虑是大忌

  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经常生气、忧虑或情绪低落,都可能对食道造成慢性伤害,从而增加食管癌的风险。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享受美食的过程,对预防食管癌至关重要。

  食管癌的典型症状及早期筛查指南

  ● 食管异物感

  食管异物感是食管癌早期的症状之一。患者常常感觉喉咙里有东西,既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这种感觉在吃饭和不吃饭时都可能出现。

  ● 吞咽困难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初期可能只是吃固体食物时感到哽噎,但随着时间推移,甚至连流食和水都难以吞咽。

  ● 胸骨后疼痛

  食管癌还可能导致胸骨后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与进食有关。

  注意:冠心病也可能引起类似的疼痛,往往与情绪刺激或劳累过度有关,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 声音嘶哑

  当食管癌压迫喉返神经时,患者可能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这种嘶哑可能是长期持续性的,与感冒引起的暂时性嘶哑不同。

  早期筛查建议

  胃镜检查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食管癌病史的人,建议从40岁开始进行胃镜检查。如果第一次检查没有问题,建议3~5年后再次检查。

  温馨提示

  出现食管异物感、吞咽困难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

  胃镜检查不仅可以筛查食管癌,还能发现其他消化道肿瘤。

  定期体检是预防食管癌的关键。

  科学预防 远离食管癌

  1

  合理膳食

  许多疾病都是由于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引起的。

  推荐食疗方——健脾粥

  对于经常腹泻、脾胃虚弱的人有益。

  食材搭配:山药、薏米、莲子、芡实、白扁豆各30克,基本比例为1:1:1:1:1。

  熬制方法:将这些食材用白水煮烂,就像平时熬粥一样。

  服用建议:早晚各一次,尤其是腹泻严重时,早晚各喝一次粥效果更好。

  2

  锻炼身体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途径

  经常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健身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

  3

  良好的作息和心态也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熬夜已成为一种致癌因素,我们应该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也至关重要。

  健康小贴士

  1

  食管癌的诱因

  喜欢烫食趁热吃;

  爱吃腌菜口味重;

  狼吞虎咽吃饭快;

  吸烟饮酒没节制。

  2

  发现症状 警惕食管癌

  食管有异物感;

  吞咽困难;

  胸骨后疼痛;

  声音嘶哑。

  3

  科学预防 远离食管癌

  合理膳食:推荐食疗方——健脾粥;

  经常锻炼:比如八段锦、太极拳等健身运动;

  良好的作息和心态。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为健康和幸福“储值”

  • 多层次构建失能老人照护网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