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 守护心脏健康
首页> 疾病护理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 守护心脏健康

来源:云南网2025-03-05 14:15

  心血管疾病,作为心脏和血管疾病的统称,种类繁多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每年全球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居高不下,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升,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的方法逐渐受到重视。为了深入了解这种疾病,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主治医师田苏艳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为大家详细解读中西医结合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与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 守护心脏健康
  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主治医师田苏艳/供图

  具体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药物治疗:中西合璧

  “西药在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方面效果显著,如降压药、降脂药、降糖药等。”田苏艳医生详细介绍了药物治疗的应用,“中药则根据患者的辨证结果进行用药,如气虚血瘀型的冠心病患者,常用黄芪、党参、当归、丹参、川芎等组成方剂,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痛。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合理搭配中西药,可提高治疗质量,减少西药副作用。”

  她强调:“中药的使用必须基于个体的辨证结果,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调理作用,而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物理疗法:内外兼修

  西医的物理治疗包括心脏康复训练,如运动疗法,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帮助恢复心脏功能。田苏艳进一步解释道,“中医的物理疗法如针灸、推拿、艾灸、耳穴压豆、穴位贴敷治疗等,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症状。例如,针灸内关、膻中、心俞等穴位,可缓解冠心病患者的胸闷、胸痛症状;艾灸郄门、间使、曲池、肩井穴可以降血压。”

  田苏艳指出:“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很多患者在接受西医治疗的同时,通过中医的针灸和推拿等方法,明显感觉到了症状的缓解。比如,针灸内关、膻中等穴位,可以有效缓解胸闷、心悸等症状,让患者更快恢复。”

  治疗前后的变化

  “治疗前,患者可能存在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身体指标如血压、血脂、血糖、心脏功能指标等异常。”田苏艳描述了治疗前后的变化,“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身体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生活状态得到改善,如活动耐力增强,睡眠质量提高,精神状态变好。”

  她总结道:“我们观察到,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许多患者的症状有了显著改善,不仅身体指标恢复正常,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正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魅力所在。”

  术后恢复与长期健康管理

  术后恢复:综合调理

  “对于冠心病做完造影或支架后仍胸闷的患者,中医可通过中药调理,如使用理气宽胸、益气养血、化痰通络的药物,配合针灸治疗,选取内关、膻中、间使等穴位,以改善胸部气血运行,缓解胸闷症状。”田苏艳分享了临床经验,“心梗病人做完手术打通血管后出现口干、乏力,中医认为是气阴两虚,可采用益气养阴的中药进行调理,同时结合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补充元气,缓解乏力症状。”

  她强调:“术后恢复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更快恢复,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长期健康管理:持续关注

  “西医方面,患者需定期复查身体指标,按时服用药物,控制基础疾病。”田苏艳强调长期管理的重要性,“中医则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清淡、适度运动、情志舒畅等。同时,根据季节和患者体质,进行中药调理,增强体质,预防病情复发。例如,冬季可服用一些温阳补肾的中药,增强身体抵抗力。”

  她补充道:“在长期健康管理中,中医的调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维持健康状态,减少疾病的复发风险。特别是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中医的调理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预防心血管病:全方位呵护

  生活方式调整:从点滴做起

  “西医强调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田苏艳总结了生活方式调整的重要性,“中医也注重饮食调理,如根据体质选择食物,阳虚体质可适当食用温热性食物,阴虚体质则多吃滋阴润燥食物。运动方面,中医的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动作缓慢、柔和,能调节呼吸,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

  情绪调节:情志疗法

  “中医认为情绪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不良情绪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发心血管疾病。”田苏艳最后谈到了情绪调节的重要性,“通过情志疗法,如心理咨询、音乐疗法、中医冥想等,可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她举例:听舒缓的音乐可疏肝理气,缓解焦虑情绪;中医冥想可帮助患者放松身心,调节呼吸,改善情绪状态。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前景的治疗模式。通过充分发挥中西医的优势,合理运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多种治疗手段,能够更好地治疗心血管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正如田苏艳医生所言:“相信在广大医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云南网记者 习元喜 见习记者 申太琴


[ 责编:沈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