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郝梦晗)“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走在崭新的道路上……”7 月 30 日上午 9 时,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兴安北京社区内,《走向复兴》的旋律悠扬回荡。“石榴花开北疆红 籽籽同心家国情” 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这个在东西部协作实践中孕育而生的新兴社区。
兴安北京社区成立于 2023 年 10 月,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个以京蒙协作为主题命名的年轻社区,辖区总面积 4.9 平方公里,现有 7 个住宅小区,入住居民 4161 户、10665 人。自成立以来,社区便以 “草原连着北京” 为主题,架起京蒙协作的桥梁,绘就了一幅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和美画卷。
兴安北京社区一角(光明网记者郝梦晗 摄)
兴安北京社区党委书记陈慧介绍,社区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与北京市联建共建社区携手打造社区治理、全龄友好、文化传承、文明实践、人才培养 “五个共同体”,成立至今已荣获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等 13 项荣誉。
在社区治理方面,兴安北京社区与北京市上河村结对共建,积极学习其党建引领 “社区治理合伙人” 模式,解决了施划停车位、小区绿化硬化、建设凉亭等18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京蒙协作 “牵手计划”,北京益民社工事务所入驻社区,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构建起 “五社联动促动资源善帮” 的服务新格局,让资源流动更高效,服务居民更精准。不仅如此,社区还利用京蒙帮扶资金,建设了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借助大数据全面掌握辖区信息,实现 “化百表为一表”,为基层工作减负增效,让社区工作人员有更多精力投入到为居民服务中去。
文化认同促心灵相通。《草原连着北京》主题曲在这里被居民们反复演奏,悠扬的旋律诉说着京蒙两地深厚的情谊。“今年是我‘出道’的第 2 年,退休以后我就加入了社区合唱团。” 合唱团成员张桂芬笑着说,“我家孩子还担心我不适应退休生活,没想到我现在生活特别丰富,跟着合唱团到处演出。” 合唱团团长张福双介绍:“这里是我们的百姓大舞台,也是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的主阵地,在我们兴安北京社区,居民特别喜欢演奏红歌和草原民歌。”
合唱团成员歌唱《草原连着北京》(光明网记者郝梦晗 摄)
社区在服务不同群体方面也成效显著。针对老年人,社区借鉴海淀区 “大家商量着办” 模式,建成 2591 平方米、18 个功能区的社区为老服务中心,提供多样化服务;学习北京市学院路街道石油共生大院社区养老模式,构建起 “居家为基础、社区为补充、医养相结合” 的养老服务体系。
在医疗健康服务方面,社区与海淀区派驻科右前旗医疗团队紧密合作,每月开展健康义诊和康养讲座,还搭建起 “草原连着北京” 绿色就医通道,与北京协和、301 等全国百强中的 27 家医院合作,为居民提供快捷挂号、就医陪护等服务,目前已帮助 22 名患者顺利到北京就医。
对于青少年,兴安北京社区开展 “石榴籽小课堂” 志愿服务项目,对辖区单亲、留守及双职工无人照护子女开展课业辅导、好书伴读、体育锻炼、户外研学、安全教育等课程,累计开课 211 节。同时,通过京蒙协作资源,开展青少年读书会 120 场,70 名京蒙两地青少年结成书友。
公益主讲人郝雷在给孩子们上 “趣味汉字” 课程(光明网记者郝梦晗 摄)
兴安北京社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意识,抢抓京蒙协作契机,采取考察交流、跟岗实践、培训提升、线上点单“四学”模式,助力社区工作者能力与素质双提升。去年以来,累计与北京7个街道13个社区、3个社区组织学习交流。今年5月,派出30名社区工作者赴北京开展一周脱产培训,提升服务居民软实力。
展望未来,陈慧表示,兴安北京社区将继续用好京蒙协作各类资源,通过扎实的社区建设、有效的社区服务、丰富的社区活动,全面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合力构建幸福和谐的 “石榴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