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视力问题已成为现代人的常见困扰。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在改善视力方面备受关注。那么,针灸如何通过调节经络和脏腑功能来改善视力?哪些人群适合针灸治疗?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副主任李晓斌结合中医理论中眼睛与经络、脏腑的密切联系,以及穴位对应视力的作用等,帮助患者了解和分辨那些才是规范、有用的改善视力的中医途径。
中医理论:眼睛与经络、脏腑的密切联系
李晓斌医生介绍:“中医认为,眼睛与五脏六腑、经络系统密切相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说明眼睛的功能依赖于经络输送的气血。”此外,眼睛与五脏六腑的关系也极为密切,尤其是与肝、肾、心的关系最为密切:
肝开窍于目:肝血滋养双目,肝气疏泄功能影响眼部气血运行。
肾精上注于目:肾藏精,精生髓,髓养目,老年人视力衰退多与肾精不足有关。
心主血脉:心血充足则目得滋润养育。
李晓斌进一步解释道:“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阴心经等均直接或间接联系目系(如肝经‘连目系’)。针灸通过刺激眼周穴位(如睛明、攒竹)及远端穴位(如太冲、光明),疏通局部气血,改善眼周循环,调节肝、肾、心等脏腑功能,补益精血或疏泄郁滞,从根源缓解视力问题。”
关于针灸改善视力的效果是即时性的还是需要长期积累,李晓斌医生表示:“即时效果常见于功能性视力问题(如视疲劳、假性近视),针灸可快速放松眼肌、改善眼周循环,患者可能立刻感到眼部轻松、视物清晰。原理为刺激神经反射和局部血流增加。而长期效果则需通过多次治疗调整脏腑功能(如补肝肾、调气血),逐步恢复眼部营养供给。例如真性近视或年龄相关性视力下降,需疗程积累以促进结构修复。”
针灸改善视力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
关于针灸改善视力的效果是即时性的还是需要长期积累,李晓斌医生表示:“即时效果常见于功能性视力问题(如视疲劳、假性近视),针灸可快速放松眼肌、改善眼周循环,患者可能立刻感到眼部轻松、视物清晰。原理为刺激神经反射和局部血流增加。而长期效果则需通过多次治疗调整脏腑功能(如补肝肾、调气血),逐步恢复眼部营养供给。例如真性近视或年龄相关性视力下降,需疗程积累以促进结构修复。”
针灸主要适用于哪些视力问题?李晓斌医生指出:“针灸适用于多种视力问题,包括功能性障碍如假性近视、视疲劳、干眼症、早期老年性黄斑变性,以及部分器质性疾病辅助治疗,如青光眼术后恢复、轻度白内障(需结合西医治疗)。但严重器质性病变(如视网膜脱落、急性眼内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晕针者、局部皮肤感染者不适合使用针灸。孕妇慎用眼周穴位(如睛明)。”
针灸改善视力的治疗中你要清楚这些
在针灸改善视力的治疗中,常用的穴位有哪些?它们各自对视力改善起到怎样的作用?李晓斌医生列举了一些核心穴位及作用:
睛明(膀胱经):直接改善眼周气血。
攒竹(膀胱经):缓解眼肌紧张。
四白(胃经):调节眼压,缓解视疲劳。
光明(胆经):远端调肝明目。
太冲(肝经):疏肝解郁。
他还补充道:“调整依据包括辨证分型(如肝火旺加行间,肾虚加太溪)、体质差异(如气虚加气海,血瘀加膈俞)、病程长短(急性期重局部穴位,慢性病配合远端调脏腑)。”
但是同时他强调,这些穴位不可擅自操作按压或针灸,必须到正规医疗场所由专业针灸技师才能操作。
在接受针灸治疗视力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些什么?李晓斌医生提醒:“治疗后4小时内避免揉眼、接触污染物;减少长时间用眼(如手机、电脑),每30分钟远眺放松;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胡萝卜、枸杞);保证睡眠,避免熬夜伤肝血。若出现局部瘀血、头晕,及时告知医师调整方案。”
总体来说,针灸改善视力需结合个体体质与病因,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疏通眼部经络,改善眼部血液循环,从而缓解视力问题。“短期缓解症状与长期调理并重。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配合科学用眼习惯,以达到最佳效果。”李晓斌医生最后强调。
云南网记者 习元喜 见习记者 申太琴